close

  你的案頭,現在是否躺著一本“漂”來的圖書?你是否也在杭州的角落裡,發現了那座靜靜佇立的綠色書亭?
  杭城60座新版漂流書亭自正式開漂以來,好評和漂書的數量已經高飛——這樣的成績,離不開這座城市裡所有讀者的細心呵護。
  這個時候,我們也有理由要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下漂流書亭的未來。漂流書亭,為這座城市帶來了什麼?當下,我們應該怎樣讀書、讀怎樣的書?漂流書亭,怎樣才能 更完善?
  日前,我們採訪了杭城的多位知名作家,聽聽他們眼中漂流書亭的現在和未來。
  李杭育:
  書到了該去的地方,是件幸事
  50後作家李杭育的大名,許多人都知道,他以“葛川江系列”小說聞名文壇,給讀者們帶來了《流浪的土地》、《最後一個漁佬兒》等大量經典作品。
  在談起漂流書亭的話題前,李杭育說,自己年輕時讀書一直是在“饑餓”的狀態下——當時上海譯文出版的《外國文藝》為內部發行,他每期不落。每個月去買之前,要先到中文系打個證明,證明他是杭大中文系的學生,然後到解放路新華書店二樓出示證明購買。
  “其實,很多書看過之後,完全沒必要留在自己手裡。”前些日子,李杭育就把一大批書都送給朋友了:“我的書太多了,很多書要到它應該去的那個人手上去。”李杭育說,漂流書亭的“拿一本書來,換一本書走”理念很好,在為這座城市帶來一片景的同時,也促成了一件很幸福的事:讓書到想要這本書的人手裡面去。
  讀了一輩子書的李杭育,花了更長的時間,來跟大家分享閱讀經驗。在他看來,讀書應該分三步:
  第一步,孩提時候,總是從讀故事開始的,敘事類的、童話類的,一些好的虛構類的故事,可以一直滋養著人的想象力,如果一個人老了,還有想象力,是很可愛的一件事情。
  第二步,是讀一些科普類的書籍,現在很多問題,都是科學的東西知道得太少了。“我年輕的時候,哲學、歷史、社會、心理、人類學,這些書都很喜歡看。”李杭育說,這些書,能夠幫助自己建立龐大的知識結構體系,能夠觸類旁通。
  第三步,是讀一些藝術類的書籍,甚至看一本畫冊、臨摹字帖,也是一種讀書,這些書,能夠讓大家感受到人類文明的成果。
  建言:關於漂流書亭的未來,李杭育說,目前這些亭子分佈在杭城不同的地方,有街道、有公園,所輻射的人群也不一樣,他建議漂流書亭可以根據不同的群體來放置不同的書籍。
  袁敏:
  讓留白變成故事,書就活了
  《江南》雜誌主編袁敏說,每到一座城市,她總是要去當地的書店和劇院看看,因為這些地方代表了當地的文化水準。
  儘管現在電子閱讀相當發達,很多書在網上都可以讀得到,但袁敏還是很偏愛“一杯清茶,一書在手”的感覺:“一本好書,我絕對不會在網上讀,書握在手上那種紙質的感覺,是完全不一樣的。”
  正因為如此,漂流書亭的出現,讓她有些驚喜:除了書店之外,漂流書亭又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可以讀書的平臺、渠道,讓好書可以在讀者中流轉,而且還是純公益的,這讓人相當欣慰。
  讀書很重要,讀什麼書,同樣也很重要。袁敏說,部分書商只盯著利潤,不少圖書都是跟風炒作的,這樣的書,讓讀者從汪洋書海中無從選擇。在她看來,大家要閱讀的,還是經典的書。“一本好書肯定是可以經受得住歷史檢驗的,而且讀好的書,可以給大家帶來很多營養,這種閱讀體驗,跟那些心靈雞湯類的書,是不一樣的。”
  建言:針對漂流書亭的現狀,袁敏提的一個建議,讓記者眼前一亮:“既然咱們漂流書亭是公益性的,那麼書亭裡面的書,就不是商品了,不用保持商品的特性,大家不用把書保持得相當‘乾凈’,而是可以在書的空白處留下自己的感想、閱讀體會。”
  袁敏說,同樣一本書,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讀書感悟,每本書裡面都有大量的留白,大家完全可以在閱讀的時候,把自己的感悟寫下來,後面的讀者再讀到這本書的時候,能得到書本之外的故事,讀到前一個讀書人的脈搏。“這個時候,書籍的流通就成了一種交流,書本就活起來了,變得立體、豐滿了,這裡頭,說不定還能帶出一些故事來呢!”
  夏烈:
  快生活里,書亭提醒我們慢下來
  70後的夏烈,是杭州師範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,國家一級作家、評論家。對於漂流書亭這個杭州的新鮮事物,他也有很多話要說。
  夏烈給了漂流書亭一個大大的“贊”。“漂流書亭是個好創意。它是嵌入我們社會生活環境里的文化微驛站。作為文化驛站,它具備著傳播和休憩的基本功能。即一方面隨時隨地可以讓好書的內涵傳播到人們手邊,介入到大家的日常生活習慣中;另一方面也使人的精神得以滋養、休息、怡情,反哺我們對時代社會的建設。”
  夏烈說,當代社會信息爆炸,時間被碎片化。漂流書亭也是適應這種速度和時間感的靈活閱讀的方式;更重要的是,它其實提醒我們快節奏的工作生活狀態下,書一直以安靜的方式啟示著我們慢下來、沉靜下來的可能。
  夏烈也很願意與讀者們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:“當下的閱讀自然包括實用性閱讀和無功利閱讀。但實用性閱讀幾乎是不需要提倡的,因為有功利驅使,所以我更願意推薦閱讀一些貌似‘無用’的書。審美的、傳統文化的、哲學的、理論科學的書,因其不能直接訴諸物質利益交換,卻更值得我們關註。”
  夏烈說,因為當代社會物質欲望的膨脹,帶來很多心理、道德問題,他覺得可以考慮讀有更多靈魂涵量和質量的書,至少可以平衡我們的心態和對世界的看法。
  至於是怎麼讀,他的觀點是:不反對數字閱讀,也不反對碎片化閱讀,但關鍵還是在讀什麼,讀的都是支離破碎的信息,那基本跟心靈無關。
  建言:作為杭州的一份子, 夏烈也希望漂流書亭的未來能夠發展得更好。在他看來,漂流書亭這個命名比較文藝,可以對漂流書亭多做一些審美設計,讓它從外觀形式上就體現一個都市文明中文藝氣息的存在。
  從漂流書亭的圖書品類來講,除了旅行的常識指南,其他應該多考慮流動滋養心靈的書,因為實用功利性的書大家自己會購買。這也是一個城市文化層次的標誌。
  另外,夏烈還覺得,既然是面向大眾,漂流書亭應該更加社區化,成為全民閱讀的一個典型示範。
  海飛:
  書亭,讓都市人多一個交流平臺
  國家一級作家海飛,對漂流書亭的出現一點也不感到意外:“像杭州這樣讀書氛圍比較濃厚的城市,漂流書亭是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。”海飛說,漂流書亭的出現,讓忙碌的都市人,可以有一個讀書的平臺。
  關於讀書,他的看法是,如果關上書本之後還會三思的,是好書。一本書看完之後有震撼,有觸動的,也是好書。他建議大家多讀讀社科、文史等“有容量”的書,而不是那些四處抄襲的讀本。
  建言:針對漂流書亭這個面向杭州市民的讀書平臺,海飛也有不小的期望值,他為漂流書亭提了兩個建議:“第一個建議是,在漂流書亭裡頭多放一些杭州本土作家的書;第二個建議是,在漂流書亭旁邊設置一個類似於小信箱的東西,讓漂流書亭不光成為一個讀書的平臺,還是一個書友交流的平臺,讓讀者找到讀書的共鳴,而且還能讀到不一樣的故事。”
  (原標題:讓書活起來,讓生活慢下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b20hbvwr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